English

当前位置 > 海洋三所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 正文内容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技术实验室 在海洋微塑料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08月04日     点击数:

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技术实验室在福建省东山湾海域微塑料污染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分别以“Microplastic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in an Estuarine Environment: the Dongshan Bay of China”和“Riverine Microplastic Pollution Matters: a Case Studyin the Zhangjiang River of Southeastern China”为题接连发表在环境领域国际Top期刊《Chemosphere》(影响因子5.78)和《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影响因子4.05)上,该2项成果的通讯作者为林辉研究员和潘钟副研究员,第一作者为潘钟副研究员。以上研究工作依托我所自然资源部海峡西岸海岛海岸带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站和漳州海岛海岸带福建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受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费项目(2019017)资助完成的。

自1970s科学家首次报道海洋塑料垃圾以来,塑料垃圾在海洋环境中的广泛存在就逐步受到关注,海洋微塑料已遍布于整个海洋环境中,在大西洋、太平洋、极地和深海均已发现微塑料的存在。2015年联合国将其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海洋酸化并列为重大全球环境问题。本研究利用Manta拖网技术和连续定点抽水采样,首次对福建省东山湾和漳江流域的微塑料污染情况进行了基线调查研究,针对东山湾微塑料污染特征,根据微塑料不同材质的毒性大小进行微塑料生态风险评估,基于联合国全球化学品分类和标签标准化系统的欧盟化学品风险等级模型,赋予微塑料聚合物单体的风险值大小,同时依据不同微塑料聚合物组分的相应比例和丰度,估算微塑料的生态风险指数和等级。此外,结合污染负载指数模型来评估不同地点的微塑料污染程度。该研究填补了我国东山湾海域和漳江流域的微塑料污染基本情况及其风险评估的空白,为今后开展漳江流域-东山湾-台湾海峡的微塑料由源地到汇区环境行为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奠定了基础。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技术实验室是国内较早从事海洋微塑料研究工作的团队,其海洋微塑料相关研究工作起始于2015年底。为落实习近平主席2015年访美成果清单,原国家海洋局、厦门市人民政府对海洋垃圾防治给予了高度重视。厦门市人民政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积极制定有关实施方案,全力推动中美海洋垃圾防治厦门-旧金山“姐妹城市”合作,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被选为中国厦门-美国旧金山“姊妹城市”海洋垃圾防治技术支撑单位。近5年来,主持完成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和蓝湾整治专项等多个重大项目并通过验收,初步建立了大洋、近岸、海湾微塑料监测技术和风险评价体系,共11篇相关成果相继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Water Research、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Chemosphere、Environmental Pollution、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等国际知名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