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 > 海洋三所 > 党群园地 > 廉政之窗 > 正文内容

【廉政格言】廉政楹联三则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06月30日     点击数:

事拙全因利;

人昏皆为贪。

——佚 名

【注释】联语见清代小说《好逑传》。

【赏析】作品为格言联,因此文近口语,通俗易懂,以联而论,上言事下言人,乃联中正格。上联说的是事情处理不好,全都是因为其中有利益的纠缠,下联说的是人不能保持清醒,都是因为有了贪念。读此联我们应该有所思考,如果首先抛开利益的驱使,那么事就不会拙了;如果首先摒弃贪欲,那么人也就能始终保持清醒,所谓利令智昏,尽在此言中。

 

惟明方视远;

不俭岂能廉。

——佚 名

【注释】明:睿智,能够看清事物。

【赏析】唯有眼无障碍,才能目及千里,唯有眼界通明,才能瞻高瞩远。然自然界的明与暗,束缚的也只是外在的视觉,如心不“明”,为名利所惑,为尘垢所蒙,那么势必眼睛都盯着私利了,又岂能看到更远的祖国前途、民族命运?下联以反问语句,同样阐述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一味追求享乐,追求奢华,欲望就会越来越膨胀,当现有物质无法满足需求时,就会伸黑手,搜刮民脂民膏,很多贪腐就是这样形成的。唯有守得简朴,方能守得清廉。恰如明代周顺昌《第后柬德升诸兄弟》言:“又谓惟淡可以从俭,惟俭可以养廉。”该联用语简明浅显,它要求的是一个人的“质”和“本”,也唯有心境无尘、生活俭朴,才能质洁本清,才能身端影正。

 

修身莫先寡欲;

用意不如平心。

——佚 名

【注释】莫先:莫先于。上联出自《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修身以寡欲为要”。

【赏析】修身是古代儒家的基本伦理思想,也是一种行为准则,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而寡欲又是修身的最基本的方法。平心,即为使心境平和,心平则识见清明,能知取舍、知进退。所以从最细小的地方、从最基本的地方加强个人修养,才能在工作与生活中行得端、立得正。

(本文选自《廉政楹联》,中国方正出版社2014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