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 > 海洋三所 > 科学研究 > 学术活动 > > 正文内容

台湾海峡及周边海域关键海洋过程学术研讨会圆满举行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年05月19日     点击数:

5月17日,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三所)和厦门大学联合主办的台湾海峡及周边海域关键海洋过程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召开。会议围绕台湾海峡及周边海域海洋生物生态、海洋地质、海洋动力、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四个主题展开研讨,会议包含了5个大会特邀报告、10个专题特邀报告和32个主题报告。来自海洋三所、厦门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台湾“中研院”、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国家海洋局南海信息中心等30多家涉海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员160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海洋三所所长蔡锋研究员为开幕式致辞。会议开幕式由海洋三所科技处处长林龙山研究员主持。

图片1.png        图片2.png

  开幕式现场                蔡锋所长致辞 

蔡锋所长说,台湾海峡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当前面临的困境,希望通过这次会议,促进海峡两岸高校、科研院所在台湾海峡海洋科学领域的深度合作,更好地瞄准国家需求,为实现台湾海峡生态环境健康、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享航次计划项目专家组办公室主任、厦门大学李骁麟教授在开幕式上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项目的基本概况、近年来项目申请搭载的情况、以及重大科学技术问题考察航次的相关要求。他表示,基金委共享航次计划项目在培养复合型海洋科研人才、推动调查资料积累与共享、带动海洋公众科普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片3.png          图片4.png

      林龙山处长主持开幕式      李骁麟教授介绍基金委共享航次计划 

大会特邀报告由海洋三所王爱军研究员和厦门大学刘志宇教授主持。台湾中山大学杰出教授、台湾杰出研究奖获得者刘祖乾教授、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刘敬圃教授(线上参加)、中国海洋大学赵美训教授团队于蒙副教授、厦门大学黄邦钦教授和海洋三所李立研究员5位专家应邀作大会特邀报告。他们分别作了“从源-汇视角探讨台湾海峡关键海洋过程中动力与生地化的耦合”、“台湾海峡与东海陆架的物质交换及亟待研究的焦点问题”、“南海北部陆架与台湾海峡沉积有机碳来源、特征及归宿”、“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浮游生物群落演变及其对多尺度物理过程的响应”和“台湾海峡之地形强迫与环流调整”的大会报告,大会报告从不同学科回顾了台湾海峡海洋科学研究历程,分享了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

图片5.png          图片6.png

王爱军研究员主持大会特邀报告        刘祖乾教授作特邀报告

 

图片7.png          图片8.png

刘敬圃教授线上作特邀报告         于蒙副教授作特邀报告

 

图片9.png          图片10.png

黄邦钦教授作特邀报告            李立教授作特邀报告

在海洋生物多样性与全球变化、关键海洋地质过程与海峡通道安全、关键海洋动力过程、关键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海洋调控等四个分会场,共有42位学者就各自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口头报告,与会代表积极讨论,更有学生代表踊跃发言。此外,会议还展示了20余块学术墙报,现场交流气氛活跃。(地质室 王爱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