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主要从事海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促进海洋科技进步,为海洋管理、公益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及海洋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海洋三所现有编制505人,截至2018年12月,在职职工444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厦门市拔尖人才4人,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科技人员16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60人。海洋三所是198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海洋科学)和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微生物学和环境科学),并与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在读硕、博士研究生160多人。先后与...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简称海洋三所),创建于1959年,是自然资源部直属的国家公益一类综合型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主要从事海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促进海洋科技进步,为海洋管理、公益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及海洋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海洋三所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作为研究所的重要责任,坚持“科学规范、求真务实、优质高效、开拓创新”的质量方针,持续为地方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咨询服务。 承接的技术服务业务类型包括: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海岛保护规划、海洋功能区划论证等规划项目;海洋生态修复方案研究、岸线综合生态整治修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海洋环境监测、海洋工程勘察与设计、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海域使用论证、海域价值评估以及海洋工程项目中期评估和后评估等项目咨询。 项目地域立足福建沿海,辐射至海南、广东、广西、浙江、河北等地,领域涉及铁路跨海大桥、航道工程、港口、码头、海底管道...
近十年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共组织产业研发项目200多项,在生物医药、生物制品、绿色农业渔业、生态环保、新型材料、小型设备等领域开展创新研发,储备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技术与成果30多项,成功转化了一批技术成果和产品,搭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支撑平台开展共享服务,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效益。目前,高纯氨基葡萄糖硫酸盐骨关节炎保健产品、改善水产养殖动物内外环境的微生物制剂制备技术等多项技术转让企业应用实施; 海水健康养殖微生物技术使用、龙须菜琼胶寡糖制备技术等专利授权许可企业使用; 一个海洋新型抗肿瘤先导化合物向企业转化;国家标准样品、健康养殖微生态制 剂、生物除油剂、抑菌除臭剂、海洋虾青素产品、海藻寡糖系列产品等一批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技术为依托而开发的产品上市销售。
我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外交、构建和平和谐之海等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自身在海洋资源与环境调查、评价及综合管理方面的优势,统筹规划并持续推进同世界海洋大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洲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在海洋领域的双多边合作和海洋维权工作。 先后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近30个国家及我国香港、台湾、澳门地区的有关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签署并有效执行了20余份所际间合作协议,在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海岸带综合管理、海气相互作用与海洋观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海岸地质、极地研究等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我所积极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保护国际基金会(CI)、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PICES)、东亚海环境管理伙伴关系计划(PEMSEA)、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等国际组织开展合作,并深入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议程,包括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编写、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
当前位置 > 海洋三所 > 人才建设 > 院士风采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大学路178号 电话:0592-2195201传真:0592-2086646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09026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