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海洋三所 > 新闻公告 > 综合新闻 > > 正文内容
2025年11月6-8日,APEC蓝色市民社区国际交流会在厦门国际海洋周期间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联合主办,中国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中国生态学学会海洋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环境生态专业委员会等协办。来自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中国台北、泰国、美国、越南等14个APEC经济体,以及柬埔寨、马尔代夫等国家和UNESCO等相关国际组织的100余位代表参会。
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王安涛、柬埔寨环境部国务秘书CHUOP Paris、APEC海洋与渔业工作组主席SEO Jinhee、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潘新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主任彭伟、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副局长王宏斌、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熊晓鹏、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刘希等在开幕式致辞。
王安涛副司长指出,自蓝色市民倡议提出以来,各方积极行动并不断取得成效。蓝色市民社区建设是推动海洋治理向基层延伸的关键举措,需通过多元参与将宏观政策转化为公众行动,使“人海和谐”理念融入日常生活。CHUOP Paris国务秘书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中柬海洋合作成果,强调双方在海洋空间规划、生态修复以及蓝色市民等领域开展的务实合作。SEO Jinhee主席祝贺会议的成功举办,对APEC蓝色市民社区交流与研讨、共建海洋素养社会的努力以及APEC国际基金蓝色市民项目所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

会议开幕式上,中国厦门海湾社区、印尼丹格朗社区、泰国哒叻迈路社区、柬埔寨克罗伊·斯维社区作为首批蓝色市民社区网络成员获颁证书。上述社区代表出席了厦门国际海洋周开幕式“守护蔚蓝”环节,共同参与“构建蓝色市民社区网络、携手行动守护蓝色家园”行动,致力于提升社区海洋素养,并为实现健康的海洋环境、可持续的海洋经济作出贡献。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与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的“蓝色市民技能培训中心”也在会议开幕式揭牌。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理事长、原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高级项目官员、海洋素养事务牵头人Francesca SANTORO、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潘新春等8位嘉宾在主旨报告发言。
本次会议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作为APEC框架下推动蓝色市民倡议的核心指导文件《APEC蓝色市民指南》在开幕式上正式发布,标志着蓝色市民理念在APEC区域内进入系统化、标准化推进阶段。该指南可在APEC官网提供的链接下载全文:https://www.apec.org/publications/2024/09/apec-blue-citizen-guidebook。同时,会议围绕APEC秘书处委托编制的《APEC蓝色市民社区指标体系研究报告》进行了专题研讨,各经济体代表一致认为,该报告为蓝色市民社区的评估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引。
此外,与会代表在圆桌讨论中就起草推动《APEC海洋素养行动计划》达成初步共识,表达了在APEC框架下共同推动海洋素养领域合作的强烈意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对此次会议给予了大力支持,IOC高级项目官员Francesca SANTORO呼吁将海洋素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IOC海洋素养专家组共有4位专家亲临现场分享经验。多个经济体代表分享了将蓝色市民指标融入政策规划、正规教育课程及基层社区项目等地方实践,进一步凝聚了区域合作的共识。

会议为期3天,围绕蓝色市民社区建设与海洋素养提升、增进海洋福祉路径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包含主旨报告、专题报告、成果发布、实地参访、圆桌讨论等多种形式内容,于11月8日圆满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