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开发简介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简称海洋三所在深海微生物研究等学科领域居全国领先地位,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独具特色,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海洋三所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等产业发展的各个关键环节均有齐全的设备、人员、基地、合作企业的配备,已经积累了雄厚的研究基础,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成绩显著。2023年11月,海洋三所作为联盟秘书处执行机构牵头推动成立国家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联盟。联盟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16家单位自愿发起,来自北京、山东、江苏等11个省市88家单位共同组建,探索“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新机制和新模式,合力推进国家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建设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发展中心,聚焦海洋生物产业“卡脖子”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通过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整合,形成“政产研用金”融合的产业链创新模式。通过研发模式创新,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深海生物研究基础雄厚

 海洋三所是我国第一个开展海洋生物基因工程研究的单位,目前已成为我国深海微生物学与海洋生物资源研究开发的优势单位,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大洋重大专项、973等海洋生物基础研究项目。研究团队联合国内优势力量,在深海微生物调查、资源收集、功能评价、开发利用以及菌种保藏与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完成了全球22个航次的深海微生物调查,获得了各类功能类群的微生物资源,建立了海洋微生物资源库,库藏海洋菌株数量达到4.6万株,成果入选2017年中国十大重大工程进展。在此基础上,分离鉴定了一批深海微生物新物种,获得了一批功能菌种,在深海微生物新化合物发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成果丰硕

 海洋三所通过承担863重点项目、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级海洋生物资源开发项目,以及福建省、厦门市各类产业化项目,建立了自然资源部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海洋生物活性物质高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创新平台;打造了集“资源保藏-活性物质挖掘与评价-产品研发-质量控制-中试放大-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十大产业技术开发平台;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海洋微生物制剂产业开发平台”(诏安金都),形成了海水发酵、海洋微生物酶试生产于一体的多功能科研中试基地。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上,海洋三所瞄准人体健康、环境友好、食品安全等开展海洋生物医药与保健食品原料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建立了集海洋生物资源挖掘、修饰改造、功效评价、剂型研究、中试放大、产品研发等工作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开发技术体系和服务能力。在海洋糖类、蛋白类、脂类、化合物类、活菌类等源头创新原料与材料的研发方面形成一批关键工程化技术储备。与企业合作建设联合研发中心14个,组织产业研发项目300余项,构建资源库和研发平台10个,每年平均为300余家企事业单位提供约2500次服务。近年来,共推动49项专利或技术转让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产品图.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