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海洋三所 > 人才建设 > 福建省高层次人才(A类、B类、C类) > 正文内容
林峰 副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2021年入选福建省高层次人才A类。主要从事海洋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核事故废水排放监测评价和养殖尾水处理等研究。开展海洋生物体中氚等相关研究,陆续建立了相关测量方法并参与国际项目比对,开发各类前处理设备。同时利用电解-气浮-生物降解模式开展循环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相关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福建省引导性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厦门海洋研究开发院等项目;目前牵头制定海洋生物放射性核素测量相关标准2项;已发表论文22篇篇,其中SCI论文8篇;申请专利9项,已授权3项。
研究成果及进展如下:
1. 建立并开发海洋生物体有机氚测量方法以及相关前处理设备
核电站将会向周围大气和海洋中排放含氚气体和水,而这些氚则能通过海洋中的食物链富集进入生物体内。生活在核电站周围的居民通过饮食海产品获取营养的同时,可能会受到来自氚污染食品的潜在内照射危害。针对当前我国没并没有海洋生物体有机氚测量和评价方法标准,2014年后陆续建立了海洋生物体有机氚测量方法,并连续多年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样品比对,取得好成绩。开发了海洋生物有机氚测量前处理的各类相关设备,参加中国厦门2020海洋国际成果展。申请并立项了海洋行业标准《海洋生物体中有机氚的分析-管式氧化燃烧法》(2020-2022),获得相关专利授权《一种有机氚收集系统》、《一种新型适用于海洋环境中有机氚碳样品的工作管》,另有2个发明专利进入实质性审查。为核电站周围海域辐射防护提供技术支持,也为日本核电站废水排海行为提供深海安全监测技术支持。
2. 研发循环海水养殖水处理系统
针对国内海水工厂化养殖系统等潜在客户群体(小型海水养殖场、集装箱海水养殖、海水育苗、观赏鱼养殖基地以及科研院所实验室海水养殖等)存在的问题,研究开发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循环海水养殖水处理系统,在保证处理水质达标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运行能耗及设备造价,让养殖企业和养殖个体户能够负担的起相关费用。海水循环利用,既可节约资源,又可有效避免交叉污染,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证水产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林峰 副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2021年入选福建省高层次人才A类。主要从事海洋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核事故废水排放监测评价和养殖尾水处理等研究。开展海洋生物体中氚等相关研究,陆续建立了相关测量方法并参与国际项目比对,开发各类前处理设备。同时利用电解-气浮-生物降解模式开展循环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相关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福建省引导性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厦门海洋研究开发院等项目;目前牵头制定海洋生物放射性核素测量相关标准2项;已发表论文22篇篇,其中SCI论文8篇;申请专利9项,已授权3项。
研究成果及进展如下:
1. 建立并开发海洋生物体有机氚测量方法以及相关前处理设备
核电站将会向周围大气和海洋中排放含氚气体和水,而这些氚则能通过海洋中的食物链富集进入生物体内。生活在核电站周围的居民通过饮食海产品获取营养的同时,可能会受到来自氚污染食品的潜在内照射危害。针对当前我国没并没有海洋生物体有机氚测量和评价方法标准,2014年后陆续建立了海洋生物体有机氚测量方法,并连续多年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样品比对,取得好成绩。开发了海洋生物有机氚测量前处理的各类相关设备,参加中国厦门2020海洋国际成果展。申请并立项了海洋行业标准《海洋生物体中有机氚的分析-管式氧化燃烧法》(2020-2022),获得相关专利授权《一种有机氚收集系统》、《一种新型适用于海洋环境中有机氚碳样品的工作管》,另有2个发明专利进入实质性审查。为核电站周围海域辐射防护提供技术支持,也为日本核电站废水排海行为提供深海安全监测技术支持。
2. 研发循环海水养殖水处理系统
针对国内海水工厂化养殖系统等潜在客户群体(小型海水养殖场、集装箱海水养殖、海水育苗、观赏鱼养殖基地以及科研院所实验室海水养殖等)存在的问题,研究开发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循环海水养殖水处理系统,在保证处理水质达标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运行能耗及设备造价,让养殖企业和养殖个体户能够负担的起相关费用。海水循环利用,既可节约资源,又可有效避免交叉污染,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证水产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