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5-27日,应印度尼西亚合作方萨姆拉图兰吉大学邀请,我所派杜建国研究员为领队,率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俞炜炜、郑新庆、方超、陈顺洋、周曦杰、邓文超、刘珉璐等8人组成的研究团队,赴位于世界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心核心地带的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海域开展了“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连通性”联合调查与研究航次,期间对该大学的青年科学家进行了典型生态系统样品采集和前处理培训,并与该大学成功举办“中-印尼沿海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研讨会。
中-印尼双方科学家组成20余人的多学科联合调查队,调查期间克服重重困难,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在美娜多湾、沃瑞、利库庞和凯马等代表性海域开展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典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查研究,并采集了红树、海草、珊瑚、浮游生物、微生物、水体、沉积物、微塑料等样品1376份,圆满完成了本次联合调查任务。
联合调查期间,我方科学家对该校8名青年科学家进行了培训,包括环境DNA、浮游生物、微塑料、微生物、蓝碳等调查的样品采集、预处理和注意事项等,大大提高了青年科学家的科学调查水平。另外,我所与该校共同举办“沿海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研讨会,参会人员达120人,就沿海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议题包括海洋保护优先区识别、软体动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影响等多个热点问题。下一步,双方将在系统分析北苏拉威西生态环境数据的基础上,针对典型生态系统生态连通性、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展开深入研究,以促进中国与印尼在海洋生态领域的务实合作,提高中印尼在海洋领域应对全球变化的水平。
图1 与印尼科学家在世界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心海域开展多学科联合调查
图2 培训印尼青年科学家以提高其科学调查水平
图3 共同举办沿海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