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海洋三所 > 人才建设 > 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 > > 正文内容
高众勇 | 博士,研究员 | |
招生资格: | 硕士生导师 | |
邮 箱: | gao@tio.org.cn | |
招生专业: | 海洋化学 | |
研究方向: |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碳循环、海洋酸化 |
一、研究领域
长期专注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研究工作二十五年,集中在海洋碳源汇格局及机制、生物地球化学碳循环,碳中和以及海洋酸化等研究领域。两次赴美进修深造。先后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持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2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研究成果5次获省部级奖励,研究论文也多次获奖。先后多次作为国家代表及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与政府间合作交流。
二、代表性论文
ØZhongyong Gao, Liqi Chen, Heng Sun et al, Distributions and air–sea fluxes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Western Arctic Ocean,Deep-Sea Res. II, 2012, (81-84):46-52
ØSUN Heng , GAO Zhong-Yong*, ZHAO De-Rong, et al,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ummertime aragonite saturation stat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 in the Bering Sea,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21,12:508-516
ØHeng Sun*, Zhongyong Gao*, Di Qi, Bao shan Chen, Liqi Chen, Wei-Jun Cai , Surface seawater partial pressure of CO2 variability and air-sea CO2 fluxes in the Bering Sea in July 2010, 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 2020,193: 104031
ØDi Qi, Liqi Chen, Baoshan Chen, Zhongyong Gao et al., Expansion of acidifying water in the western Arctic Ocean,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7, 7:195–199
ØWeijun Cai, Liqi Chen, Baoshan Chen, Zhongyong GAO et al, Decrease in the CO2 Uptake Capacity in an Ice-Free Arctic Ocean Basin, Science, 2010, 329:556-559
三、主持的代表性项目
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西北冰洋陆架环流对中北冰洋碳汇机制的影响研究,2024.01-2027.12
Ø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子课题,北极快速变化对极区陆地与海洋碳源汇过程的影响作用研究,2019.7~2024.6
Ø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极区碳循环与海洋酸化,2016.1~2021.12
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北冰洋入流关口海域碳吸收动力学研究,2015.1~2018.12
Ø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十年间南大洋碳吸收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2008.10~2011.12
四、其他代表性成果
ØChristian, J.R., Ono, T., Zhongyong Gao(China), Simone Alin (United States), Helen Gurney-Smith (Canada), Pavel Tishchenko (Russia), Christian, J.R., and Ono, T. [Eds.]《Ocean Acidification and Deoxygenation in the North Pacific Ocean》,PICES Special Publication,2019
Ø陈立奇和高众勇译,《海洋二氧化碳测定最优方法指南》,海洋出版社,2010
Ø北极海洋生态系统评价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2020,HY/T 0296-2020(排名第3)
Ø高众勇,孙恒等,第五章,北极地区碳循环与海洋酸化研究,见:北冰洋快速变化与海洋生态系统响应,余兴光主编,北京:海洋出版社,2016.6. ISBN 978-7-5027-9638-9,376-387
Ø高众勇,孙恒,全球变暖会使海洋的碳吸收能力减弱吗?10000个科学难题·海洋科学卷,1150-1153,科学出版社,北京,2017
五、荣誉与奖项
Ø2020年1月,北极快速变化与生态系统响应,获得“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6)
Ø2019年1月,《北冰洋快速酸化过程、机制及预测研究》获得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排名第6)
Ø2014年1月,《北冰洋碳循环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获得“福建省自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排名第2)
Ø2013年5月,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与研究,获得2012年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Ø2012年1月,《北冰洋海洋碳循环观测工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获得2011年度海洋工程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2)
Ø2014年,所带领的研究团队获得 “厦门市青年突击队”光荣称号
Ø2014年,高众勇孙恒等的北极研究论文《Distributions and air–sea fluxes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Western Arctic Ocean》获得第十一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
Ø2012年,陈立奇许苏清高众勇等的南极研究论文《Estimation of monthly air-sea CO2 flux in the southern Atlantic and Indian Ocean using in-situ and remotely sensed data》获得极地办组织的全国极地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
Ø2009年,陈立奇与高众勇的北极研究论文《Spatial variability in the partial pressures of CO2 in the northern Bering and Chukchi seas》获得中国极地考察25周年优秀论文奖,并入选《中国极地考察25周年优秀论文汇编》(25篇之一)
Ø2009年,高众勇的研究论文《十年间南大洋碳吸收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一文获得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优秀论文奖;
Ø2008年,陈立奇与高众勇的北极研究论文《Spatial variability in the partial pressures of CO2 in the northern Bering and Chukchi seas》获得极地办组织的全国极地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
Ø2007年,《白令海入流水注入北冰洋的混合方式研究》获2007中国极地科学年会青年优秀论文奖;
六、学术兼职
Ø北冰洋海洋酸化评估专家组(AMAP-AOA)国家代表
Ø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PICES)“碳与气候”(S-CC)分委会成员及国家代表
Ø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PICES)“中北冰洋生态系统综合评估”工作组(WG-39)国家代表
ØPICES“北白令海及楚科奇海生态系统评估”工作组(W-44)国家代表
Ø科技部国际合作专家库评审专家
Ø“中国气象学会冰冻圈与极地气象委员会”委员(2007~2014)
Ø厦门市核学会副理事长(201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