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 > 海洋三所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 正文内容

我所生态毒理学课题组在北极海洋底栖生物体内的微塑料污染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10月16日     点击数:

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与生态实验室薄军课题组在北极海洋底栖生物体内的微塑料污染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结果以“Microplastics in three typical benthic species from the Arctic: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为题发表于《Environmental Research》(IF=5.715)。

微塑料是近年来全球共同关注的海洋环境中广泛分布的新型污染物,海底被认为是微塑料蓄积的重要汇之一,对底栖生物构成了潜在威胁。目前关于微塑料在北极海洋底栖生物体内污染状况的了解仍十分匮乏。本研究基于“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分析了楚科奇海11个站位三种优势物种—海葵、泥海星和雪蟹体内的微塑料污染特征,发现海葵摄取微塑料的概率、含量和种类均显著高于泥海星和雪蟹;楚科奇海的调查区域8-9月海冰覆盖减少率与海葵体内的微塑料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表明海冰融化可能促进了海葵对微塑料的摄取;采集自北纬75°以南的海葵体内微塑料含量显著高于北纬75°以北的海葵,推测这种差异与洋流运动轨迹和该区域生物量丰度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海葵可以作为监测北极海洋微塑料污染状况的潜在生物;楚科奇海底栖生物体内的微塑料可能来源于海冰消融、渔业活动和洋流运动;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与微塑料污染给底栖生物带来的双重压力是将来值得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

1.jpg

图 楚科奇海三种底栖生物体内的微塑料污染特征及环境意义

近年来,生态毒理学课题组在极地、大洋和近海生态系统的微塑料污染状况、生物学效应和生态预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首次在国际上报道了北极和亚北极海域11种底栖生物体内的微塑料污染状况和特征;监测和评价了福州和厦门两个城市食用鱼类和贝类体内的微塑料污染水平及其人体健康风险;研究了微塑料单独及与其它污染物联合暴露对海洋模式鱼类—黑点青鳉的毒性效应及其机制;探讨了利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曲线评估微塑料对水生生物风险的可行性等。这些研究工作为深入了解微塑料在全球海洋环境中的污染特征、环境行为和生态毒理学效应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为海洋微塑料污染的监测与预警提供了技术支撑。上述成果分别发表于《Chemosphere》(已被引44次,数据来自Google Scholar)、《Aquaculture》、《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应用海洋学学报》(已被下载2685次)和《生态毒理学报》等国内外主流期刊。

方超助理研究员和陈锦灿研究生为上述系列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薄军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极地考察业务化与科研项目、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和海洋三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的资助。

 

相关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envres.2020.110326

https://doi.org/10.1016/j.marpolbul.2020.111349

https://doi.org/10.1016/j.aquaculture.2019.734322

https://doi.org/10.1016/j.chemosphere.2018.06.101

https://doi.org/10.1016/j.ecoenv.2020.110271

http://xuebao.jao.org.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lag=1&file_no=201804016&journal_id=yyhyxxb

http://www.stdlxb.cn/article/doi/10.7524/AJE.1673-5897.201906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