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海洋三所 > 组织架构 > 业务部门
“自然资源部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创建于1991年,是徐洵院士创立的我国第一个从事海洋生物基因工程研究的实验室。2005年1月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为厦门市和科技部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同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海洋微生物菌种资源共享平台“中国海洋微生物...
自然资源部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2年,主要围绕国家的需求和学科的发展,立足于中国近海特别是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突出极区和亚极区,充分发挥海洋-大气学科交叉优势,通过观测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开展海洋-大气系统中发生的物...
自然资源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成立于2010年11月,是原国家海洋局批准组建的海洋生物资源研究领域第一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领域涵盖海洋生物毒素、海洋生物多糖、海洋脂类物质、海洋生物蛋白、海洋小分子化合物的开发利用。2012年被中共福建省委人...
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23年,传承并发展了海洋三所在海洋生态研究领域的优势,致力于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创新研究。实验室立足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国际前沿,面向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大需求,围绕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与恢复...
海洋生物多样性实验室研究室前称海洋生物与生态实验室,成立于1959年,于2022年更名为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室。现有科研在编人员65名,包括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7人,拥有博士学位41人。
海洋与海岸地质实验室成立于1993年,并成立有厦门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拥有甲级海洋工程勘察、设计、测绘等证书。实验室主要从事海岸与海底地形地貌
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前身为成立于1991年的海洋环境与资源评价中心,中心现有科研人员共48人,包括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人,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员18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技术实验室前身是1960年1月成立海洋化学研究室,是我所首批设立的专业实验室之一。实验室主要从事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和标准制定、海洋生源要素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污染物环境行为及其生物生态效应研究等方面工作。现有科研人员33人,其中研究员3名,副...
海洋动力学研究室主要从事物理海洋学、海洋气象学及海气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研究室现有研究人员28人,其中正高级4人、副高级12人、中级12人。2014年“东北印度洋海洋多尺度变率及其气候效应研究”项目获得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海洋声学与遥感实验室成立于1985年。实验室围绕国家海洋战略需求,主要开展我国关注海域和极地声学调查研究、以及海洋生物声学、卫星海洋声学和海洋遥感等研究,主攻卫星海洋声场保障支撑技术,为国家水下防卫、海洋权益维护、生态修复和海岛海岸带空间开发利用提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