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 > 海洋三所 > 新闻公告 > 综合新闻 > > 正文内容

中国大洋69航次(先驱第1航次)顺利起航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09月30日     点击数:

2021年9月29日,承担中国大洋69航次(先驱第1航次)科考任务的“向阳红03”船从厦门出发,将前往西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矿区开展为期约45天的大洋科学考察任务,航程约6600海里,预计2021年11月中旬完成任务返回厦门。本航次任务经自然资源部批准,由北京先驱高技术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先驱公司)负责,我所组织实施。科考队由海洋三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北京先驱公司等13家单位的近80名队员组成。

图片1.png

图1:“向阳红03”船起航

鉴于厦门新冠肺炎疫情状况,29日下午由我所组织召开航前动员视频会,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李波副主任、罗祎副处长,北京先驱公司总经理助理夏建新,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许振强副局长,我所吴日升书记、陈玉荣副所长等各单位代表和科考队主要成员参加。会后,蔡锋所长、吴日升书记、陈玉荣副所长以及机关、参航部门领导及少数代表前往高崎码头送行。

  图片2.png

图2:海洋三所所领导及相关部门领导前往码头为科考队员送行

本航次是我国第三个国际海底矿区承包者——北京先驱公司组织的西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矿区资源环境调查首个航次。北京先驱公司于2019年10月18日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了为期十五年的《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获得了位于西太平洋7.4025万平方公里国际海底多金属结核矿区的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发权。本航次主要任务是在矿区首选区块内开展多金属结核资源加密地质取样和光学测线调查,进一步了解矿床边界,估算调查区控制资源量。综合利用CTD取样、箱式取样、多管取样、Lander、垂直拖网、分层拖网、水下滑翔机以及海底光学照相和摄像等多种调查技术手段,以初步获取调查区生物多样性及环境基线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本航次特别关注长时间序列全水柱空间的物理海洋观测及海洋颗粒物沉降通量时空变异特征。

图片3.png

图3:向3船起航现场

作为本航次的主要组织实施单位,我所在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深海大洋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研究、深海微生物资源釆探等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是我国最早从事深海大洋科学考察与研究的单位之一,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和历史积淀,近年来已顺利组织完成了中国大洋45航次、50航次等科考任务并取得丰硕成果。

我所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本航次科考工作,组建了由何雪宝副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王春光副研究员担任领队,多学科专业人员、平均年龄33岁的一支年轻的研究队伍。为切实承担起矿区承包者深海环境保护与保全的责任,在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的指导下,我所和北京先驱公司对航次实施方案组织进行了多次论证研究。为应对新冠肺炎防疫需要,我所与北京先驱公司密切沟通,通力合作,采取了严格缜密的防疫措施,克服各种困难,多方面举措确保备航工作顺利进行,科考队员航前7天在厦门定点酒店集中隔离并统一安排4次核酸检测,每天监测队员健康状态,确保航次任务顺利实施和科考队员生命健康安全。(科技处 供稿)

图片4.png

图4、航次首席、领队手举航次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