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 > 海洋三所 > 新闻公告 > 综合新闻 > > 正文内容

历时47天,航程6737海里:中国大洋69航次暨北京先驱首航取得圆满成功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11月15日     点击数:


11月14日,由自然资源部批准、北京先驱高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先驱公司)负责、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三所)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为主要实施单位的中国大洋69航次暨北京先驱第01航次调查队圆满完成航次任务搭乘“向阳红03”船返回厦门港。鉴于日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状况,14日上午,海洋三所通过网络视频形式召开了航次执行情况汇报视频会,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北京先驱公司、海洋三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单位有关领导和特邀专家20余人参加了会议。

据航次首席科学家何雪宝介绍,“向阳红03”船于9月29日从厦门起航,前往西太平洋北京先驱公司多金属结核合同区和邻近海域开展了资源和环境综合调查工作,这是北京先驱公司矿区的首个航次,是一次多学科综合调查航次。该航次践行了北京先驱“探索、创新、合作、共享”理念,对深化区域环境基线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认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深海环境保护的先行者”的宗旨。

航次历时47天,航程6737海里,完成了矿区及邻近海域21个站位的多金属结核资源、深海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等调查。并利用多学科立体观测与实验手段,取得多项突破和成果:

——首次在北京先驱合同区完成布放3套长时间序列锚系潜标系统,为了解该区域长时间尺度环境变化特征提供了重要数据。

——首次在北京先驱合同区M2和M1区开展了水下滑翔机调查,对合同区和邻近海域开展28天1361km的中上层海洋动力环境调查。这对于深化区域中上层海洋环境、区域涡旋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研究等均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意义。

——首次利用地质拖网在合同区一次就获取了大量多金属结核,为矿区的结核的工艺矿物学和冶炼提供样品保障和支撑。

——在合同区和邻近海域开展游泳动物声学调查和海鸟、哺乳动物等大型动物观测调查,为深入了解该区域海洋游泳动物数量分布、海鸟种类组成和分布特征等情况,为促进区域海洋环境保护,推进区域环境管理计划提供基础支撑。

——综合运用水下影像和取样系统、温盐深仪采水、浮游生物垂直拖网和分层拖网、箱式取样、多管取样等多种调查手段,在合同区及邻近海域开展首次多要素、立体式环境多学科综合调查。

——利用地质取样和海底摄像等手段完成北京先驱合同区多金属结核资源调查,获取丰富的数据和样品,深化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分布和矿床地质特征认识,为合同区资源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料基础。

中国大洋69航次的实施是北京先驱公司积极开展国际海底资源调查、履行国际海底矿区合同义务的重要实践。航次成果将为北京先驱公司建立西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矿区环境基线、深海采矿系统设计及深海采矿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可靠数据,将有效提升我国在深海资源调查、勘探、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能力。

执行本航次任务的“向阳红03”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4500吨级海洋综合科考船之一,“向阳红03”船船长徐华说,航次作业期间,“向阳红03”船遭受台风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全体船员严格按照各项预案要求,做好安全巡视检查和船载设备保障工作,科学调整航行路线和船速,为各项调查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坚实保障。(科技处 供稿)

图片7.jpg

图:科考队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