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海洋三所 > 新闻公告 > 综合新闻 > > 正文内容
厦门市海滩资源丰富,总长度约22公里,一处处靓丽的碧海金滩,支撑起厦门这座山海之间的海上花园,吸引着无数游人慕名前往厦门踏浪、赶海、亲水休闲。很少有人知道,金色沙滩的背后,也曾有疮痍满目的过往。上世纪末,厦门沿岸由于近岸采砂、围海造地、岸线固化、近海养殖等因素,海滩地貌遭受侵蚀,近岸水质持续退化和恶化。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根植厦门,一直致力于厦门滨海沙滩的综合治理和保护修复。多年来,针对沙滩存在问题,因滩施策,海洋三所海滩修复研究团队积极探索和研发复杂动力环境下的海滩生态修复技术,努力找到海岸带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2007年,成功实施了我国大陆首个标志性的沙滩修复工程——观音山沙滩修复工程,开启了我国沙滩修复先河,探索了我国海滩修复的技术路线。此后,研究团队针对厦门不同海湾特征,克服了人工护岸破坏、强动力侵蚀、沿岸输沙失衡、排水管密布、风沙作用等复杂问题,研发了分层卵石养滩、组合式拦沙堤、连岛沙坝式管涵端头、“固沙弱风”沙滩剖面、后滨植被修复等新方法,形成了系列修复关键技术,系统修复了厦门市会展中心、天泉湾等12处约15 km长的沙滩,总面积达100多万m2,显著提升了厦门海岸带海洋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我国海滩养护技术从厦门原发,形成了从沙滩保护修复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到工程应用推广的系统成果,构建了我国沙滩保护修复方法体系,编制《海滩养护与修复技术指南》等多项行业标准,出版《中国海滩养护技术手册》,填补了我国沙滩修复综合技术空白,推动了海岸防护工程技术进步。
沙滩修复作为厦门生态修复实践的重要成果,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的重要组成。从厦门出发,海洋三所科研人员保护修复沙滩的工作遍布了全国沿海各省,完成全国120余项沙滩修复养护工程相关的核心技术工作。同时,修复技术从国内走向世界,被推广应用于韩国、泰国、印尼与阿联酋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全球海岸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